資料庫的應用與靈感筆記如何建立?

我的筆記知識庫(第二大腦)

很久以前是使用Evernote當做第二大腦。後來發現,我用Evernote Clip來擷取網頁,存成read it later的形式。

但是這樣的動作,只是把比較大的垃圾堆(Big data),整理成比較小的垃圾堆(Small Big data)😅。總歸一句,都還是垃圾。

為什麼這些自認為是重要知識的文章,我最終還是會認為是垃圾呢?因為多到,不去整理,不用自己理解過後的語言再去描述這篇文章,那麼這篇文章,對我而言,就是沒有任何價值

資料庫

資料庫裡面的知識,我們通常會先用primary selection先篩過一輪,存進資料庫。

什麼叫做primary selection,也就是先將我們認可的資訊,抓進資料庫內。

認可的資訊,取決於我們想站在哪位巨人的肩膀上!!!!

比如,我對ECG的辨識特別有興趣,那麼我收集的文章,就要從世界認可的大師來收集。

比如Smith ECG's BlogAmal mattu's ECG Weekly等等。

當我們從這些認可的網站、影片、推文(tweet)把這些內容存進我們的資料庫內(read it later)。這就是進行了primary selection的動作。

接著把這些文章精讀,提取出重點,再透過自己的語言寫入資料庫內,這就是secondary selection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驟

資料庫應用觀念

當進行到secondary selection時,代表已經有自己消化過的資料存進資料庫。這時利用資料庫程式的搜尋,提出已經消化過的內容,應用出來。

儲存是短期記憶,當我們不斷搜尋到之前消化過的內容時,就會加深印象,形成長期記憶。當我們把長期記憶應用在我們想處理的事情上面,比如用來寫Blog、在臨床上對病患的照護。如此就會形成正向循環。


Evernote to Roam

我大概從2020年開始,將我的資料庫從Evernote轉換成Roam research

目前我幾乎所有primary selection的資料來源都可丟入Roam research。

在primary selection時,有時會有突然的靈感。

在瓦基的線上課程-卡片盒筆記實戰課,裡面有提到靈感筆記的觀念。

靈感常常是一剎那間的想法,我的經驗是,沒有馬上記錄下來,再回頭看(可能10分鐘、可能1小時)......已經忘記當初在想什麼了。

所以紀錄是一個很重要的動作

我自己針對靈感的紀錄是使用以下幾種方法:

  1. 使用Readwise手機App
  2. 使用Roam手機App
  3. 使用Speak to Roam

Readwise手機App

Readwise手機App的好處是可以直接OCR看到的紙本書籍。拍照下來,把重要文字OCR出來,接著就可以Export到Roam裡面去了。

Roam手機App

Roam手機App最下方的功能,有一個是Quickcapture,也就是直接打字,直接傳到Roam指定的graph裡面。

Speak to Roam

Speak to Roam是我覺得近期內,最讚的靈感擷取工具。這工具是由Roam開發商裡面的一位程式設計師所研發。

檔案在這裡

iOS限定,這工具是透過iOS的捷徑,只要在Mac or iPhone or Apple watch按下這個捷徑,就可以直接說話。接著會把我們說的話,產生語音轉文字效果,並且直接儲存在Roam裡面。

我使用的情境是,我在重訓運動時,戴著AirPods,突然想到什麼樣的靈感,就直接在我的Apple watch按下捷徑,接著就直接說話。

如果說話的內容超過50字以上,Speak to Roam會產生兩段文字到Roam。

第一段是raw data,我完整語音的語音轉文字內容。

第二段是Speak to roam針對長文,會去call ChatGPT,把我說的長文給予精準摘要(可以自行設定Prompt)

這Speak to Roam真是靈感擷取的一大好幫手。

有興趣的夥伴可以試試~~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